建设项目
|
原有基础
|
预期目标及验收要点
|
完成情况(含完成百分比)
|
取得的标志性成果
|
1.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
1.1 建立人才培养合作机制
|
潞安集团下属煤化工、精细化工企业作为学校多年合作的实习教学单位,学校从2016年至今连续三年为煤基清洁能源公司订单培养化工专业(本科后续转专业)学生。
|
预期目标:
通过校、企对接,成立校、企共同组成的专业建设委员会。通过专业建设委员会,制定较为科学的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和管理制度。
验收要点:
1.召开校、企双方共同参与的专业建设研讨会2次;
2.成立煤化工技术专业建设委员会。
3.修订完善校企合作运行机制;修订完善订单培养、顶岗实习、工学结合的管理制度。
|
3个验收要点均已完成;
完成百分比100%。
|
|
1.2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评价模式
|
坚持以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提升为主线的育人方针,采用4.5常规教学+1.5学期顶岗实习的学制,实行双主体(校、企)评价、双证融通的培养模式。
|
预期目标:
建立企业调研机制,深入开展“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培养模式改革研讨,制定新模式下的人才培养方案。在企业调研的基础上,完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培养模式,完善新模式下的人才培养方案,实现动态调整机制。
验收要点:
1.建立企业调研制度;
2.制定年度企业调研方案(不少于3家);
3.调研报告;
4.校企共同对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研讨记录(4次);
5.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
|
5个验收要点均已完成;
完成百分比100%。
|
|
2.提升课程建设质量
|
2.1 完善专业课程体系
|
根据新形势下对人才能力的需求,调整原有的课程体系。
|
预期目标:
根据煤化工企业对人才培养模式的新变化,构建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体系,制定专业主干课程的课程标准,完成学习任务设计;实施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新课程教学模式。对核心职业课程标准进行修订和完善。
验收要点:
1. 完成《化工设备基础》《化工仪表及自动化》课程标准的修定;
2. 《煤化学》校本教材的编写;
3.课程建设的相关论文或经验总结。
4. 完成《煤气化生产技术》、《煤液化生产技术》《油品分析》课程标准的修定;
5.《油品分析》校本教材的编写;
6. 有关课程建设的相关论文或经验总结。
|
6个验收要点均已完成,另完成煤化工专业课程体系内《化工HSE与清洁生产》等15门课程的课程标准编写,形成了大量课程资源。
|
|
2.2 核心课程建设
|
根据新形势下对人才能力的需求,完善核心课程的建设。
|
预期目标:
通过专业建设委员会的指导,召开核心课程建设专题研讨会,论证专业核心课程建设方案。根据专业核心课程建设标准,完成核心课程的校级教材编写、课件制作及题库建设工作。
验收要点:
1.成立专业核心课程建设小组;
2.完成《化工单元操作》优质核心课程建设。
3. 完成《煤炭气化技术》优质课程的建设。
|
3个验收要点均已完成;另完成4项核心课程标准:
1.《化工制图》、《制图综合实训》
2.《化工文献检索》
3.《有机化学》《物理化学》
4.《煤化工电子技术》《煤化工环境保护》
|
|
2.3 建设实用先进的教学内容
|
教师主动进行知识更新,与行业动态变化相结合。
|
预期目标:
通过专业建设委员会的指导,成立校企信息小组。通过信息小组资料收集,完成课程内容升级更新,体现实用性和先进性。
验收要点:
1.成立由校企共同组成的课程建设信息小组;
2.制定信息小组的工作方案。
3.信息小组定期采集生产现场应用的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和新设备,分类汇总至相关课程。
|
3个验收要点均已完成,更新、转化使用先进的教学内容包括行业标准转化、新工艺融入、新知识转化、新资源使用等,涵盖了化工行业标准、仪表及自动化、试题库建设等多累教学素材。
课程建设质量中,完成建设任务百分比达138%。
|
|
3.深化教学方法改革
|
3.1 采用项目引导法
|
目前主要采用传统教学与项目引导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讲授。
|
预期目标:
所有专业教师学习、培训“项目引导法”教学模式和要求。在实验实训室建设完善的前提下,实现相关课程的教、学、做一体化教学。
验收要点:
1.举办“项目引导法”讲座,组织教师进行学习培训
2.相关课程实行边讲边练、先练后讲的教学模式。
|
2个验收要点均已完成。
|
|
3.2 以赛促学,以赛促训
|
注重教师与学生参加比赛,对比赛获得较好成绩者进行奖励。
|
预期目标:
以项目及典型工作任务为引领,推行“以赛促学、以赛促训”的教学方法。全面实施“以赛促训、以赛促学”教学方法。
验收要点:
1.制定“以赛促学、以赛促训”实施办法;
2.系部组织化工HSE理论知识竞赛。
3.组织学生参加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省赛、国赛;
4.组织教师参加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省赛、国赛。
|
4个验收要点均已完成。
另外,在推进理实一体化教学改革,开发综合性实训项目上取得了优异成绩。
尤其是师生共同参与技能大赛成绩良好。
完成建设任务百分比为117%。
|
取得国家级、省级技能大赛10余项。(见标志性成果清单)
|
4. 共建现代实训基地
|
4.1 校内实训基地建设
|
现有煤质分析、化工单元操作技能、化工工艺管路与设备拆装等实训室。
|
预期目标:
通过专业调研,建成化工分析与检验实训室。根据建设方案,完成煤化工仿真(气化、净化、合成)实训室、化工工艺(合成)模拟装置实训室的建设。
验收要点:
1.完成化工分析与检验实训室招标采购、竣工验收等工作;
2.建成化工分析与检验实训室。
3.完成2个校内实训基地招标采购、竣工验收等工作;
4.建成煤化工仿真(气化、净化、合成)实训室、化工工艺(合成)模拟装置实训室。
|
4个验收要点均已完成。
|
|
4.2 校外实训基地建设
|
现有潞安煤基合成油有限公司;潞安天脊精细化工有限公司;潞安新疆煤化工(集团)有限公司。潞安煤炭清洁能源有限四家校外实习基地。
|
预期目标:
完善《学生顶岗实习管理办法》,使其满足学生顶岗实习和教师下企业实践锻炼的需要。完善《校外实训基地管理办法》,不断满足学生顶岗实习、教师下企业顶岗锻炼的需要外,实现“校企共育”、“校企共赢”的局面。
验收要点:
1.校企共建校外实训基地协议的续签;增加1个校外实训基地;
2.学生到校外实训基地进行实习。
|
2个验收要点均已完成。
另外,建成技术技能中心——安全技术成果转化中心。
完成建设任务百分比为117%。
|
|
5. 打造高水平的 “双师型”教学团队建设
|
5.1专业带头人培养(引进和培养)
|
专业带头人1名,硕士学位。
|
预期目标:
选定1名专业带头人培养对象,通过开展科研工作、下企业实践锻炼、参加学术交流与研讨、研修培训等途径对专业带头人培养对象进行重点培养。从企业聘请专业带头人1名,掌握煤化工技术专业及发展趋势掌握煤化工技术国际前沿技术,进一步提高教学团队教科研水平。
通过一年的培养,专业带头人开展专业建设工作,发挥2名带头人作用。引进1名企业专家作为专业带头人。
验收要点:
1.制订师资队伍建设及培养方案,主持专业建设,提出本专业中长期发展规划;
2.利用暑假下企业锻炼2次;
3.参加学术研讨活动1次。
4.专业带头人带头建成院级优秀教学团队1个;
5.对本专业建设实施方案的修订、完善记录;
6.参加培训的记录和总结。
|
6个验收要点均已完成。
|
|
5.2“双师型”教师团队建设
|
现有“双师型”教师5人
|
预期目标:
通过制定双师型教师培养计划,对双师型教师进行培养。通过制定双师型教师培养计划,对双师型教师进行培养。
验收要点:
1.制定双师型教师培养计划;
2.完成双师型教师培养2名;
3.专任教师双师率达到90%。
|
3个验收要点均已完成。
|
|
5.3骨干教师培养
|
已有骨干教师5名,通过选拔确定3名专业骨干教师作为培养对象。
|
预期目标:
按培养计划培养3名专业骨干教师。按培养计划继续培养2名专业骨干教师。
验收要点:
1.骨干教师培养对象参与编写人才培养方案及课程标准、参加教学改革、课改教材编写等工作;
2.制定完成骨干教师培养计划编制工作,完成骨干教师相关资料收集工作。
|
2个验收要点均已完成。
|
|
5.4兼职教师队伍建设
|
通过校企合作,已经完成3名专业兼职教师引进工作,与校内教师共同开展教学及教研活动。
|
预期目标:
通过校企合作,完成5名专业兼职教师引进工作,聘请1名专家为学生开展专题讲座。
通过校企合作,新增2名兼职教师和2名企业专家。
验收要点:
1.兼职教师档案库;
2.兼职教师任课表;
3.兼职教师的授课计划、授课教案;
4.企业兼职教师与校内教师共同开展教学及教研活动。
5.行业专家开设专题讲座记录。
|
5个验收要点均已完成。
另外,建成“双师型”名师工作室。
完成建设任务百分比为106%。
|
|
6.建立质量保证体系
|
6.1 教学管理规章制度
|
潞安职业技术学院教学管理工作规范、教师教学工作规范、教师教学工作质量量化考核方法等。
|
预期目标:
建设和教学质量诊断与改进机制、健全专业教学质量监控管理制度、完善教学管理机制。建立毕业生跟踪反馈机制及社会评价机制并利用评价分析结果有效改进专业教学。
验收要点:
1.完善日常教学相关管理制度;
2.完善《校企合作管理条例》、《实践教学管理办法》。
3.成立毕业生调研反馈小组收集毕业生、质量及社会评价等信息;
4.根据评价结果完成年度专业质量报告。
|
4个验收要点均已完成。
|
|
6.2 校内外制度保障
|
潞安集团的政策支持文件(包括人员、经费、设备、实习实训场地)
|
预期目标:
成立骨干专业建设领导小组。成立骨干专业建设领导小组,适时调整骨干专业建设团队。
验收要点:
1.成立骨干专业领导小组文件;
2.修订专业建设委员会人员;
3.成立教学指导委员会。
4.专业建设委员会人员对煤化工技术专业的指导性记录。
|
4个验收要点均已完成。
另外完成一项建设任务:
推进专业、课程、教师、学生等层面的质量标准和诊改体系建设。
完成百分比112%。
|
|
7.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
7.1课堂革命
|
传统教学和以任务为驱动的课堂教学模式现结合
|
预期目标:
改变课堂模式,以学习者为中心,为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高职学生提供个性化、多样化、高质量的教育服务,促进学习者主动学习、释放潜能、全面发展。
课堂教学和生产实践为目标,实现教学现场与生产现场对接,利用实训基地,校内实训设备,实现产教融合。
验收要点:
1.教学活动的设计;
2.相关课堂教学活动的记录。
|
2个验收要点均已完成。
|
|
7.2信息化教学
|
采用多媒体教学、实训教学等信息化教学手段。
|
预期目标:
试行多种信息化教学设计课堂形式。将信息化教学应用于课堂和培养学生上。
验收要点:
1.信息化教学手段设计;
2.信息化教学小组。
3.多媒体教学、实训教学形式升级;
4.利用教学资源库,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
4个验收要点均已完成。
另外完成一项建设任务:
重点推进毕业生90%以上就业,提升对口就业率。
完成百分比117%。
|
|
8.提升社会服务能力
|
8.1科研与企业服务
|
已有山西“十二五”规划课题《煤炭高职院校教师继续教育“学校-企业-基地”模式研究》
|
预期目标:
通过选拔,聘任1名具有高级职称的企业专业技术人员担任青年教师科研导师,搭建科研团队。通过校企合作,科研导师带领青年骨干教师开展科研工作,开展社会服务工作。
验收要点:
1.签订科研导师聘用协议。
2.完成校企横向课题研究1项;
3.开展技能鉴定培训考核300人次。
|
3个验收要点均已完成。
|
联合开发、申请专利情况良好。
|
8.2技能培训
|
每年为企业培训危化安管人员取证培训,特种作业人员取证培训,化工企业班组长的培训。
|
预期目标:
发挥职业技能培训(鉴定)点的作用,进行企业培训。通过进一步发挥职业技能培训(鉴定)点的作用,扩大培训规模。
验收要点:
1.教师进行煤化工企业班组长培训课表、记录;
2.教师进行煤化工企业安全管理人员培训课表、记录。
|
2个验收要点均已完成。
横向服务、纵向课题经费到账额均达10 万元以上
或社会培训人数达在校生人数1 倍。
完成百分比112%。
|
面向企业开展量大面广、针对性强的培训项目。
|